7个业余实战技巧,突破球技瓶颈就差这些了!
时间:2016-09-12 作者: 点击:次
1、半出台的下旋球,可以用小臂吊起来,不一定要完成整个拉下旋的动作。也可以用攻打攻过去,但是要先摩擦后打,也就是摩擦的成分多一些!
2、台内分不清旋转但是又觉得很转的话,要大胆尝试用力量克服旋转。
3、快拨是借助来球的反弹力。
4、反手拉加转弧圈时,手腕最好就是有一个抖动,这样摩擦会比较好些。
5、摆的目的是短,因此是先伸臂的迎球,而不是发力击球,另外撞球瞬间手腕要紧一点,还要握紧球拍。
6、正手提拉,这种拉球类似于正胶小上旋,和弧圈球有本质的区别。因此引拍可以不必太大,力量也以中等力量为主;另外上臂的角度不可变化太大,即不应该以肩部转动为主,而应该以上臂和前臂的角度变化为主,上臂向前挥动有20、30度就可以了。
特别忌讳上臂向身体回收,这样不利于发力。在近台以快为主的打法中,这种不太转的、引拍又不大的小提拉应该加大使用频度,特别是在没有充分的时间蓄力拉弧圈时。这种小提拉的主要特点还是动作小,速度快,而不以旋转为主,是对付下旋球的技术。
7、正手前冲弧圈和正手高吊弧圈引拍:前冲是向后引拍为主,高吊是手臂下垂。在时间来的及的时候,手臂几乎可以伸直。
重心:前冲是重心一直较高,但有个从右脚到左脚的重心移动过程,而高吊是开始重心一定要下去,然后重心要抬高,此时的右腿蹬地最重要。
触球期:前冲是高点或稍前,高吊是下降期。
发力:前冲是靠腰髋的逆时针转动带动上臂和前臂,甚至手腕,好像水平画圆,发力方向向前为主。而高吊是重心从下到上,再加上前臂加速上挥的合力,发力方向向上为主。
触球方式:前冲是以打为主,摩擦次之,高吊则相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