乒乓器材测评 萨姆超能蓝黑双版对比测评
一、前言
楼主:1500-1600分左右,右手横拍双反,两面弧圈,浅握反手利,手柄适应性高,fl、st通吃。正手常年狂系,中间换过一段时间涩套,不适应又回到狂系。所以正手算是中国式弧圈吧,不能丢了薄摩擦,因为反手利,正手前冲侧弧圈多些,近台正手突击下旋球、挑打都还行。反手胶皮不大挑,贴吧公认的那些都行,比如巴库、铂金jo、红v、银v、敏冲、64都没太大问题,反手胶皮我只在乎摩擦是否吃得住球,其他的无非软一点硬一点、扎实一点虚弹一点的问题,适应了也就习惯了,建议大家也别太纠结配胶,基本上只要是德套日套蛋糕+贴吧公认就行了,技术上反手以拉弧圈为主,偏欧洲式些,别人说我反手像小日本,是说我反手偏稳健,拉的多但是不够狠的意思吧,起下旋、拧拉、弹击也都凑活。基本打法上,摆短劈长两面拉相持后换正手冲死,算是弧圈结合快攻吧。
二、测评对象
底板:
1、挺拔萨姆超能,英文名:Tibhar Samsonov Force Pro,进攻型底板,老萨曾用拍,经典的七夹结构:林巴+五层阿尤斯*林巴,类似CL的结构。贴吧最火的几个结构(vis系、oc系、cl系)之一,蓝色手柄,为市面上流通最多的普通版本。
2、挺拔萨姆超能黑版,英文名:Tibhar Samsonov Force Pro Black Edition,进攻型底板,老萨现用拍,刚用此拍赢了奥恰,夺得卡塔尔公开赛冠军。结构同蓝萨姆超能,黑色手柄,塑料标牌,是刚出来没多久的一个版本,据说是为了应对新材料球,增加球速云云,到底如何,还是要自己实际打了才知道。
三、测评方式:
正手灌油neo天极三39度,灌一次油效果大概2个星期,我自己的手感是软五夹用灌油的狂飙三40度,所以猜想软七夹用天极三39度增加控制会适合自己些。先贴在蓝超萌正手,用一星期时间适应其特性,撕下除胶,再贴在黑超萌正手,感受不同。我是觉得这种方法是比较科学的,楼主每天都能打球,一个星期适应没问题了,再换到黑超萌后,反馈到手上的两者差别就会特别明显。不用两块狂飙同时对比,也是考虑到两块狂飙的品质不同会给比较带来误差。
反手同理,但是不灌,使用骄猛蓝v欧洲,比较接近红v的胶皮,比红v软,裹得住球,比红v摩擦好,速度比红v慢,偏稳健弧圈控制,欧洲打法,比较适合七夹,这种裹球好的胶皮更容易快速适应底板,手感流,旋转强,偏控制,速度慢,更需要主动摩擦发力,而不是依赖胶皮弹性来增加球速。再加上楼主已经之前很习惯这块胶皮,也便于楼主快速了解底板特性。本文重在比较两者差别,所以配胶并不是重点,一致就行。
四、外观
对比蓝超和黑超的外观,看似类似,其实细节处的区别很大的。光看表面,印刷差不多,但是测量下来,这完全是两把拍子的感觉。总量差不多都是87克左右。
手柄:两把都是fl,但是细节上完全不同,蓝超是椭圆底无尾标,黑超是方底带塑料尾标。中间收腰部分,蓝超显得更加宽大,并且整个柄的部分短了大概1-2mm。
板型:我把两块拍子这样对上,黑超在下,蓝超在上,黑超的拍头顶到蓝超手柄和拍面的接缝处,可以看到蓝超拍头离黑超接缝处还有大约2mm的距离。
然后我再测量了下实际尺寸。
可以看到,蓝超大约156x152的板面,黑超大约158x151的板面,黑超显得瘦长一点。
厚度:蓝超比黑超薄不少,为了拍照没有视觉误差,我都是拍面紧贴在桌面上(当时还没有购入游标卡尺,多包涵哦),然后手机摄像头使视角和桌面平行来拍摄的,还是比较能还原真相的。可以看到这块黑超大约6.5mm的厚度,而蓝超大约6.1mm的厚度,事实上,品控方面,这样的误差在同一块拍子上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,本身蓝超的官方参数是6.0-6.4mm。希望看看更多的黑超,到底是不是普遍比蓝超厚些,才能论证黑超比蓝超厚这一点。
重心:两把拍子的重量都是87克左右,蓝超拍肩打磨和黑木耳,几乎可以忽略不计,大概只会带来1克左右的影响。黑超的重心更加靠近拍柄,在星星的地方略上的位置,而蓝超的重心位置在拍面中间LOGO最底边略下的位置,图中硬币中心就是重心。两者重心相差了大概1厘米左右,确实差的挺远的。
五、性能
这是我第一次打蓝超,之前打过clcr、clcrwrb这类同结构的七夹。我曾经有一把88克、6.7mm厚的clcrwrb,拿在手中也觉得重,就像95克一般。这把蓝超87克,拿在手中也觉得挺重的,相比较,黑超贴上同样的胶皮,总重量几乎相同的情况下,就显的轻巧很多。想不明白为什么厚一点的黑超重心反而靠近手柄。只有一种大胆的猜想,蓝超的手柄是不是里面是空心的?打起来,蓝超手感也比较像clcrwrb,但有一点区别,就是它比较薄,这个厚度在所有萨姆超能的标准中,也是比较薄的。可能是这把拍子的个体差异。
蓝超:正手小力量比较像cl,大力量因为薄比cl震手,比cl形变好,更容易拉出弧圈,上台率比cl高,整体上确实就是LAAA这个结构的那种硬弹的感觉。我正手一开始使用neo狂飙40度灌油,有点太弹控不住,换了neo天极39度终于能控制住,有不错的前冲弧圈上台率,正手有点暴力,而加转需要更大力量摩擦,因为脱板快,有些难度,容易打出界。反手支撑好,加上反手用了个比较软而裹球的胶皮,拉球、起下旋都不错,比较稳定,上台率很高,这一点我非常喜欢。
黑超:相比而下,同样重量黑超拿在手中更轻,虽然厚些,但正手感觉和蓝超几乎没太大区别,唯一就是比蓝超有数些,因为重心关系,增加了控制手感。反手和蓝超差不多,没有太大区别。
比较两者,感觉蓝超完全可以作为cl的替代品,可以说是cl的薄版,而黑超虽说传言是应对新材料球而做,似乎是增加了控制,速度上的提升并不明显,可以说是蓝超的增控版。
本文为快乐乒乓网网友弗雷德徐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