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源来自网络,有版权争议请邮件ihpp_net@163.com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乒乓球技术 > 乒乓球高手指导 > 阅读正文

乒乓技术教程:史上经典反手技术“教科书”

时间:2015-03-11  作者:国球汇  点击:

1.如果说老瓦、孔令辉一代所代表的是横板的技巧派的话(我认为萨姆索诺夫、波尔亦属同类),现在却是张继科、樊振东一代更凶狠,力量、旋转兼顾的一代。撞击非但没有失势,反而变得更有生命力了。因为当道的撞击+摩擦式的弧圈球就是这么要求的。

乒乓技术教程:史上经典反手技术“教科书”

2.塑料球挡不住地来了,根据试打效果看,旋转、速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弱,这样,力量的地位就会明显升高、加大。而要发出更大的力,除了技术动作合理以外,离开撞击这个核心元素免谈。

3.再现代的技术也是脱胎于前一代,甚至前二、三代的技术而来,没有无本之木那一说。所以除了细节上的改动、调整,动作的具体要求与时俱进,只要乒乓球还存在,只要那个球台的距离还存在,撞击永远死不了!

4.撞击比摩擦更能在早期训练中帮助习球者建立手感、建立发力机制,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。

5.反手技术的突变,使得原有的指导思想受到了冲击。至少在职业选手圈子内,反手进攻技术已经成为得分的重要手段,成为组织进攻的发动点,是一个运动员综合实力的体现。作为业余爱好者,我们可以借鉴的是,在建立较好的手感后,加强弧圈球的旋转成为必须。而现代理论对拉弧圈球时是有高要求的:先击实,后擦转,具体地说就是:上台→拉转→弧线低→拉死,拧拉更是要求:球到对方台上后要下沉、下坠,跳得越低越好!

6.每一板拉弧圈,力量都要串至板头,否则动作不算完整。做到这一点,业余选手确有难度。但只要交换重心解决的好,动作放松合理,达到一定程度的追求是可以做到的。简单地说,不管什么技术,尤其是进攻技术,发力必得起自下盘,就是把力自脚(或腰,髋,交换重心等等等等)传导到上身,然后由收前臂来体现。庄则栋老师的“大臂前臂手腕手指说”你一定也听说过,举例说:拉半出台下旋,动作最后的最后,是要由食指带动板头向上加力来体现的,但反手近台反撕则是拇指内侧+手腕手背把力串至板头,用力方向是板头向下来体现的。这有个最重要的前提:就是身体里力的传导尽量同时同向地传至板头,这才算是尽善尽美了。

横板反手技术

No、1别立拍头

   初学横板反手技术,经常遇到的一个困惑就是,拍头横些好还是立些好?我的观点是:拍头稍微高一点可以接受,但不能完全立起来,否则以后台内技术不好练,球拍伸不进台内,就是进去了也无法很好地用上手腕手指,损失太大。拍头立一些当然也有好处,比如以后防弧圈方便,但你只能“贴”,你发不出太大的力,这样的板形就像帖雅娜的反手那样,借力很好,发力就差多了。初学建立动作阶段,要想到以后的发展,要考虑日后往下练的时候能掌握更好更深一层的技术。

No、2由轻到重

   开始以反手平挡为主,少点摩擦,要建立“顶拨”的概念,就是身前、上升中后期触球,不能让球顶住你。反手的空间小,后退更困难,这个关键概念不建立,以后的反手技术会处处被动。业余爱好者很多都看技术文章,喜欢直接就练快拱、快带、弹打……不是不行,但最好还是先有快挡、快拨的基础,然后练反手攻,再进而练习弹打、反手拉球。其过程应该是从借力过渡到发力,太激进反而欲速则不达,所以刚开始不能上来就练发力。

No、3合理供球

   同伴配合你练习时,球要打到你身体纵轴线稍偏左一点,但不可太多,太偏反手位你就发不好力(这是近台技术,不是反手中台发力拉),而且近台贴挡、快带弧圈球时容易时间过晚,被来球顶住而发不出力。同时,喂球别太短,当动作挥到手臂完全展开距离的70-80%左右,是最好发力的位置,过了80%就变成了“够”着打,那就失去了对动作的控制,低于50%则会被来球顶住了,无法发力。

No、4切忌翻肘

   由平挡过渡到练习快拨技术时,肘不要翻动太多,而要有点撑住的感觉,用外在的形态来保证你动作的稳定性。如果不自觉翻肘太多,我的思路是矫枉过正,宁肯直前直后的出手、还原,也不接受翻肘,不能用肩去支撑动作。所谓翻肘,其实是用肩来支撑,到最后是肩酸,那就不对了。刚开始时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在做机械运动,没关系,随着动作越来越熟练、紧凑,再把触球时的动作往右斜前方挥动,就会越打越开,看上去受用了。

No、5留出空间

   此外,一定要有还原,刚开始还原要做得夸张一点,这对以后保证反手技术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。还原引拍时,前臂不要太贴近胸前,因为反手不像正手有那么大的回旋空间。如果太贴身,以后防弧圈时很容易被来球顶住。

No、6手背微拱

   横拍初练反手技术,有了基本外形之后,不妨刻意让手背略微拱起来一点儿,这样手背与球板成一平面,更容易建立“贴球”的感觉——从前臂外侧,到手腕,到手背,建立这种一体的感觉。由于反手位技术受身体结构的限制,特别是近台技术没有正手那么多的空间去施展,这就要求肢体结构要紧凑,体现在近台挡拨、快拉、弹打时既能保证速度,又可以发得出力。手背微拱及与手腕手指的配合使用的好坏,将在挡弧圈、快拉快拱,特别是弹打发力时,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。王涛的反手弹打为什么天下第一?笔者曾跟他交流过,问他“发力怎么发?”他说,“手背拱起点,到出球的最后瞬间这儿跟出去,拱一下,叭!然后马上放松。但也不能完全拱出去拱到僵,否则也发不出力。”不要一提反手发力就用一个“甩”字,那样练出来的反手几乎一文不值!

No、7略为往右

   关于迎球时的挥拍方向,借用李晓东的话说,反手挥拍时别只强调向前,稍微向右挥一点,其实就是向前。因为人的生理结构决定了不可能单纯向右,必定是向前。我的理解,更主要的是,这样会使动作结构更经济、紧凑、合理。

No、8先斜后直

   刚开始还是练习打斜线。反手技术与正手的最大不同是击球时间,一般是上升期后段触球。所以,节奏上的感觉是快多了。但正是由于这个不同才产生了一个最常见的问题:越打越往前赶。就是越打越早。绝大部分初学者都是因为一个原因:还原太快。这时,一定要看对方的球拍,也就是盯球。动作还原之后是无法把手放在那里等球的,肯定是就势再挥出去。所以要慢引拍,根据球的速度还原,对着来球的轨迹迎球打下一板。只有对上了来球的节奏,你练出的动作才值钱,否则就是假快。斜线能打十几二十板就可以适当练习直线了。打斜线向右挥的成分多一些,触球的部位为球体纵轴线偏左一点,但打直线时,首先手腕要向内多屈一些,外观上看就是手背拱起多一些,触球点向中心线靠,动作简单,然后向前挥动多一些,直线打得越直越好。

直板推挡技术

No、1重心稍高

   从站位上讲,其实横板也是一样,但直板更要特别强调一下,打反手或推挡时身体重心应该比正手稍高一些,这样才发得出力。直板推挡有一个常见的问题,业余选手尤其如此,就是由于动作和击球时间的错误,无法在合理的范围打到球,总觉得自己个子矮,于是就耸肩架胳膊。这里,除了站位合理之外,要强调盯球后的引拍和其后的前臂伸出迎推,再有就是一定要在上升后期触球,晚了一定被顶住,多高的个子也没用了。直板打正手靠的是拇指及中指的配合,食指搭在拍肩上,而推挡时,拇指要放松,靠食指中指击球,特别是中指,要倚仗它来传导力量和控制落点。这也正是打中国式直板时,主要由三个手指互相配合、协调工作的难点和精华所在。

No、2动作有根

   直板推挡纯粹往前推的感觉会多于横板动作,横板(斜线)实际上是要求往斜前方挥动,而直板推挡,直来直去的成分更多。但要注意,还原时不能只往后拽胳膊,重心感觉应该是偏左腿支撑多一些(右手为例),而能做到这一点,还原时一定要用重心带手臂还原,再次推的时候,还要用腰把手臂送出去。否则,几板球下来,胳膊就吃不消了。每一次的推挡动作完成时,右膝和腰要有制动并支撑的感觉。如果重心运用得好,手就能放松,而且动作有根、快慢自如,技术提高就快。

No、3斜直变化

   开始练习推挡不必强调“盖”(压板型),平推就行。到一定熟练程度后,要练斜直线的变化,借助拇指、食指、中指三个手指来调整板型,这是打中式直板永远的功课,击球时尤其要体会、揣摩中指对落点力量控制时“顶一下”的那种感觉。直板推挡在推不同线路时,主要靠的是板形和球拍触球时那个点的变化来完成。

猜您也喜欢

  • 乒球技战:兵乓球初学者发球常犯错误及其对策
    乒球技战:兵乓球初学者发球常犯错误及其对策
  • 乒乓球教程:乒乓球的推挡球技术
    乒乓球教程:乒乓球的推挡球技术
  • 最实用的反手练习宝典,反手提高,指日可待
    最实用的反手练习宝典,反手提高,指日可待
  • 乒乓球训练:如何解决业余球手的软肋问题
    乒乓球训练:如何解决业余球手的软肋问题

  • 本栏最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