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源来自网络,有版权争议请邮件ihpp_net@163.com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乒乓球资讯 > 阅读正文

<记者随笔>乒乓球是一个需要“坚持”的对象吗?『乒乓世界』

时间:2017-01-14  作者:乒乓世界  点击:

  红双喜特约

  1995年天津世乒赛,乒乓球第一次在我的生活中形成深刻的烙印,父亲远赴现场观战,回来之后跟我说场馆很大,很热闹,但由于离中央场地比较远,看不清队员的脸。后来,中央五每天都要播放N次国乒包揽七冠的各种精彩集锦,我盯着电视,不仅看清楚了他们的脸,还记住了谁是孔令辉、谁是瓦尔德内尔、谁是邓亚萍,甚至还记住了著名音乐家雅尼的那首《圣托里尼》的经典旋律,直到现在每每听到这段配乐,我都一样热血沸腾,头脑中调出来的画面都是天津赛场里的五星红旗、王涛战胜佩尔森之后的扔拍倒地,以及孔令辉夺得男单冠军时的那板反拉弧圈球……

  

  其实,乒乓球走进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很容易,因为随便哪所学校里肯定都会摆着几张石头案子,底下散布着几块大小不一的砖头。那时的放学时间有可能会给足球、小霸王或者作业,但课间休息时间绝对会一门心思地交给百米冲刺抢台子,想想当年的那份激情,纯粹得让自己都觉得佩服。

  忘了哪一年看的什么比赛,孔令辉/刘国梁在一场双打比赛中对阵施拉格/金德拉克,眼瞅着两个人从大比分落后到一点点翻盘,我家的地板砖差点就被我跺碎了,母亲跟我一起看的比赛,到今天她也觉得我当时的反应“至于的嘛?!”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那份必胜信念,当时就觉得中国队赢球我就爽,而且笃定中国队肯定输不了球。不过,2000年团体世乒赛彻底毁了我这种“看球观”,刘国梁第五盘输给了佩尔森,而且还是在先赢一局的情况下输的,我哭了,从屋里走到院子里,抬头看着还是满天星星的夜空,哭得稀里哗啦。那时候还不知道复杂的兴奋剂事件,只记得“埋怨”了刘国梁很久。

  

  对刘国梁仅仅是“埋怨”,对王皓简直就是“恨”啊!2004年我上高三,雅典奥运会男单决赛进行的时候我正在上晚自习,那时候学校管得严,不让学生用手机,为了第一时间知道这场比赛的结果,我从家里把父亲的手机带到学校,准备下课时给他们打电话询问。好不容易熬到了下课,一票男生跟着我躲进厕所,我站在窗口给家里拨电话,几个人在我背后屏着呼吸,几个人在门口把风。我听到父亲接电话时候的声音心里就咯噔了一下,他只说了两个字:“输了”,很低沉但很扎人,我还追问了一句“真的假的?”,后来连怎么挂电话的都忘了,只记得将这个消息转告给同学之后,他们全都懵了,班上有一个叫东坡的同学,直到上完晚自习回宿舍,问了我不下10遍“真的假的?!”那一夜,大家都没睡好,对王皓那种难以抑制的“恨意”夺走了我们很多天的快乐。

  走过学生时代,没想到自己成为了一个专门为乒乓球工作的人,许多当年的“阴霾”随着岁数的增长也都慢慢散去,转而更加理智。知道了刘国梁有多不易、知道了王皓有多珍贵、知道了原先站在神坛上的那些偶像原本没那么神秘。只是现在看球,已经不单单只希望中国队赢,对竞技的期待似乎已经迈过了胜负这个坎儿,对赛场的执着更在乎有人情味的细节,就像2013年看世乒赛,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王皓又赢了马龙,不是张继科卫冕成功,而是当松平健太跟许昕打到第四局10平时,看台上那位拼命鼓掌的木村兴治先生,我对转播老师瞬切这个画面的举动彻底拜服,它让我看到了一位传奇老人发自内心的激动,那份纯粹感人至深。

  

  为乒乓球工作了这些年,思来想去,或许它能给人带来的终极快乐就是体验感和参与感,其余便是茫茫沧海觅知音的同属感吧,就像我一直憧憬着的“直横大战”,其实是“孔令辉VS刘国梁”,如果两位主帅能够抽一个月功夫恢复恢复,20多年后重演一下世乒赛男单决赛的经典,有谁会不想看呢?

  有时候总问自己,为什么会对乒乓球有感情?想了半天只能得出一个答案,因为它陪我一起成长过,在成长过程中认识的人,感悟的事,牵动过我的喜怒哀乐,保留着生命里那份纯粹的自由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在陷入迷茫时,总有一种劝慰的声音告诉我不要放弃,但这种“坚持感”或许本来就是让我排斥的吧。放弃大都是因为坚持不住,而坚持大都会伴随着痛苦和煎熬,想一想,乒乓球是一个需要“坚持”的对象吗?如果不是,又何谈放弃呢?

猜您也喜欢

  • 【动图】“奇兵”木子正手技术解析~
    【动图】“奇兵”木子正手技术解析~
  • 国乒选手为什么成综艺宠儿  张继科马龙能火多...
    国乒选手为什么成综艺宠儿 张继科马龙能火多...
  • 张继科:不想当网红 最留恋的地方仍是赛场
    张继科:不想当网红 最留恋的地方仍是赛场
  • 乒乓球带来的9条人生感悟!
    乒乓球带来的9条人生感悟!

  • 本栏最新